2019年11月16日下午14:30左右,隨著一聲沉悶的響聲,3#、4#水泥磨便停止了運轉,在得知這一消息后,水泥車間主任田子謙、機電車間主任魏佳亭等相關專業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察看情況,與此同時,電氣、機械維修人員也奔赴現場,整裝待命。
經鑒定,兩臺水泥磨主電機均燒損嚴重,已無法現場修復,只有更換才是最快的解決辦法。經過多方打聽,得知廣西一家電機維修廠有相匹配的備用電機,經過核實,溝通,廠家同意將兩臺備用電機轉給我公司使用,并立即組織發貨。接著魏佳亭立即聯系專業電機維修隊伍,快速到位后,迅速開展工作,并組織齊德聚、董曉波、李兵、徐波等電氣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檢查線路損壞情況,排查電氣隱患。田子謙組織王祈實、任明剛、趙洋、彭甜等機械維修人員準備相關工器具,拆解舊電機附件,為拆除舊電機提前做準備。大家爭分奪秒,絲毫不敢懈怠,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大家廢寢忘食、連夜奮戰,終于在11月17日16:30,兩臺總重量達40余噸的電機安全著陸。
17日上午,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森在百忙之中來到現場,了解電機搶修情況,主持召開現場會,對搶修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王森強調要想盡一切辦法,調動一切力量,推進搶修進度,爭取盡早恢復生產,同時加強現場安全管理,確保搶修安全有序進行。
17日下午,為了確保電機到貨后能夠快速開展安裝工作,副總經理曲國龍召集機電車間及水泥車間專業技術人員召開了電機安裝準備會,要求提前做好安裝前的準備工作,強調了搶修進度和現場安全,并按照專業進行了分工。會后,大家根據各自的分工,立即投入到安裝前的準備工作當中。
11月18日凌晨,兩臺電機在蒼茫的夜色中陸續抵達水泥車間磨房門口,看著“標價”22噸的龐然大物,維修師傅們“犯愁”了,因為車間上面的行吊標載20噸,為了確保在吊裝過程中,不出現任何意外,大家都不敢貿然行事。為了不耽誤搶修進度,曲國龍、劉法科、田子謙、欒江濤、韓林中、何岐均等憑著豐富的設備維修經驗,根據吊鏈規格、行吊位置、吊裝轉運角度等影響因素,經過周密計算,一致認為可以進行吊裝。大家終于松了口氣,接著劉峰、孟憲奎、彭甜、雷振明等幾位維修師傅,便不遺余力地拉起了吊鏈,兩人一組,輪番作業,盡管它將被移至20米外2米多高的平臺上,但看著電機一厘米一厘米的向前移動,他們似乎忘記了已經忙碌了一天的疲憊,忘記了門外初冬的寒冷,忘記了此刻已經是深夜。
在磨機房外,機電車間副主任欒江濤正在對另一臺電機的尺寸進行仔細核對,卻發現雖然型號一樣,但地腳螺栓孔仍有不小偏差,必須得重新制作基座。一邊轉運電機,一邊組織人員制作基座,一邊吊鏈嘩嘩作響,一邊電焊機火光耀眼,照亮著在深夜不休不眠的奮斗者。
18日上午,為了加快搶修進度,熟料車間組織維修工前來支援,對4#主電機的進行安裝。為了確保附屬安裝能夠及時到位,各專業分片包干,合理分工,電氣維修班長董曉波帶領電氣維修人員李冰、周鑫、陳小龍、蘭永卿、李金剛、徐博、劉廣、趙建華、仝運勛、王磊等負責電氣線路的檢查、更換、連接、絕緣防護;機械維修長劉峰帶領水泥維修工王祁實、向杰、陳浩、彭甜、雷振明、趙洋、任明剛、孟顯奎、馬長龍等負責油路管道的改造焊接及防護設施的完善。終于在18日晚,兩臺主電機已全部就位。
但是困難遠不止于此,4#主電機的接線箱跟原電機位置偏差較大,導致電源線無法直接連接,鑒于電機額定電壓較高,不能直接把電源線加長。魏佳亭、齊德聚、董曉波等人經過商討,決定將利用銅排將接線箱外延,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終于將電源線順利接上,并解決了高壓漏電的隱患。此刻,韓林中、丁長青分別帶領人員對兩臺電機進行校正,欒江濤忙前忙后,跑上跑下進行技術指導,電氣、機械兩個專業人員相互協作,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為確保萬無一失,大家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細節,更換測溫線、校準儀表、改造油路,每一步都嚴謹細致。
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11月19日凌晨兩臺磨機順利開機,至此,歷時60多個小時的水泥磨主電機搶修工作圓滿結束。
在這次搶修工作的圓滿完成,充分體現了公司上下團結一心,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奮斗精神,也體現了廣大職工吃苦耐勞、艱苦奮斗、顧全大局、勇于拼搏的奉獻精神,讓我們以枕戈待旦的姿態,壯士斷腕的勇氣,舍我其誰的擔當,立足崗位,奮力拼搏,為公司年度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貢獻力量,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再立新功。
撰稿:向杰、趙明立
豫ICP備18001969號 | ![]() |
豫公網安備:4113240241159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