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公司全體黨員不忘勞動初心,踐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精神,南陽中聯專門在建材產業園的旁邊開出了一片菜地,并命名為“初心園”。6月3日上午,我和行政一支部的其他黨員去了初心園。
?
幾日不見,初心園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初心園的北側豎立著“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南側則豎立著“自己動手 豐衣足食”,南北16個鮮艷的大字遙相呼應,把園子的氣氛一下子烘托起來。
?
再看我們行政一支部種的蔬菜,每一塊菜地的旁邊都樹立著責任田的公示牌,上面寫有“責任黨支部”“責任黨小組”“責任人”,非常醒目,讓人一眼就能看出菜地的歸屬。特別惹眼的是行政人事黨小組的黃瓜和豆角,資產財務黨小組的番茄、黨群紀檢黨小組的番茄和辣椒、安全環保黨小組的西葫蘆,等等,它們都像勇士一樣不畏狂風和暴雨,努力生長著,有的還借助著竹桿,互相攙扶著向上攀爬。
還有甜瓜、紅薯、玉米等,有的在開花,有的在掛果,有的在土壤下暗暗攢勁,它們以自己獨特的一面,回報著主人的心血和汗水。
?
尤其是番茄,一天一個樣。一周前,還只有個別在掛果,而大部分開著小花,為了確保多掛果,我們進行了掐尖打頂,但今天去就大不一樣,果實累累,一個擠著一個,個別枝蔓因不堪重負,累倒在地上,我們就把它們扶起來,用竹竿撐起,系了繩子,以防再倒。
宋代詩人范成大在《四時田園雜興》里寫道:“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詩歌逼真地描繪出小孩學大人樹下種瓜的動人場景。
記得小時候,一到春天,氣溫逐漸變暖,母親就張羅著在房前屋后種南瓜,我也學著大人的樣子,用一把小鋤頭,蹲在菜地角,隨便挖一個小坑,將南瓜籽撒到里面。一般只一兩粒,再撒上一把糞土,糞土一般也就是拌了點大糞或草木灰,覆上一層薄薄的松土,約十來天光景,種子就發芽了,是一張嬌小嫩青的笑靨,含羞,探頭探腦,俏皮可愛。幼弱的瓜苗伸展著身子,在春風細雨里茁壯成長,漸漸地,綻出綠葉,抽出瓜蔓,昂揚一股向上攀爬的生機。在種瓜的過程中,我們能體會到勞動和創造帶來的樂趣。
本以為這輩子不會再與土地打交道了,但公司的這塊“初心園”,讓我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了與泥土親近的機會,雖然我們都不是種菜的行家里手,但是,我們中的大部分都是從農村出來的,與泥土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從踏入園子的一剎那,就已經聞到泥土的芳香了。
離開的時候,我又望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幾個大字。它是如何產生的呢?結合近期黨史學習教育,我知道了它的產生過程:1938年12月12日,毛澤東同志在抗戰干部晚會上作報告,首次提及“自己動手”這一口號。1942年,延安電影團同志請求毛澤東為電影《南泥灣》題詞,毛澤東同志欣然同意,寫下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八個大字。自此,“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最早而完整地提了出來。
?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時強調“奮斗一點都不能少”,這與“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中“奮斗”的本質是一脈相承的。我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只要堅定“自己動手”的初心、“艱苦奮斗”的本心,就一定能夠帶領全國人民開創“豐衣足食”的輝煌未來。
撰稿:黃元太
?
?
豫ICP備18001969號 | 豫公網安備:41132402411590號 |